股份占比和出资额的关系,注册资金跟股东占股有关系吗

股份占比怎么算

股份占比计算公式:每个股东的出资占总股本的比例=(每个股东出资额÷总投资额)x100%。
股份占比就是指股东资金所占股份的百分比,该指标反映由债权人提供的资本与股东提供的资本以相对关系,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一般来说,股东资本大于借入资本较好,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持股比例是指出资额占注册资本金的比例,即出资额/注册资本金。例如本来注册资本金为90万,出资10万,那持股比例就是10/(90+10),也就是占比10%。股东或者章程另有约定的除外。持股即持有一定股份。当持有股份达到30%,持股可以称为控股,如果是最大股东还可以称为相对控股,当持股超过50%,持股可以称为绝对控股。
拓展资料
股权稀释,有两个层面上的解释,一是企业增发股份,导致原持股股东手里的股份占比降低,股权被稀释,原持股股东一般指的是创始人团队。二是当公司追加投资时,后期投资者的股票价格低于前期投资者,或者产生配股,转增红股而没有相应的资产注入,前期投资者的股票所包含的资产值就被稀释。对企业来说,在融资扩大的发展过程中,股权稀释是必须的,合理地进行股权稀释,也能够实现股东和企业的双赢。对于创始人来说,股权稀释意味着投票权比例的减少,但是持有股权的价值在稀释前后是否减少,关键取决于稀释前后公司价值的变化。
当公司具有复杂的股权结构,即除了普通股和不可转换的优先股以外,还有可转换优先股、可转换和认股权证的时候,由于可转换持有者可以通过转换使自己成为普通股股东,认股权证持有者可以按预定的价格购买普通股,其行为的选择有可能造成公司普通股增加,使得每股收益变小。通常称这种情况为股权稀释,即由于普通股股份的增加,使得每股收益有所减少的现象称为股权的稀释。由于我国目前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属于简单股权结构,中国证监会目前还未对复杂结构下的每股收益的具体计算方法做出规定,原则上规定发行普通股以外的其他种类股票的公司应该按照国际惯例计算该行指标,并说明计算方法和参考依据。
股权短期稀释,是指单位股利的暂时性下降。当企业购并溢价小于或等于企业购并协同效应时,虽然从理论上或长期来说,是不会导致股权稀释的。但短期单位股利摊薄依然不可避免。这是因为,企业购并协同效应的实现主要取决于目标企业潜在价值的挖掘,而挖掘目标企业潜在价值,则不仅需要具备特定条件(资金、技术、高效管理等),而且需要一定的整合时间。由于在目标企业潜在价值没有完全挖掘出来之前,企业购并增值额肯定会小于购并溢价,从而会出现主并企业股东的股权稀释现象。长期股权稀释,是指单位股利的永久性下降。造成这种股权稀释的根本原因是购并溢价大于企业购并的协同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购并协同效应完全得以实现,企业购并增值额依然不能弥补购并溢价,从而单位股利摊薄现象无法自动消失。

占股份多少怎么算的

持股比例=出资额/注册资本金。只出技术而不出资金,需经过技术评估确定价值,然后根据评估值跟其他股东投入的计算相互的比例来确定股份。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的构成成分,代表了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权利与义务,股份可以通过股票价格的形式表现其价值。
扩展资料:
1、起始的A和B占比50%,追加投资后,总股本变更为:50,000+16,000=66,000。
2、A应当被认列股本为:25,000+16,000-13,000=28,000,占比:28,000/66,000=42.42%。
3、B应当被认列股本为:25,000+13,000=38,000,B占比:38,000/66,000=57.58%。
4、持股比例是指出资额占注册资本金的比例,即:出资额/注册资本金。例如本来注册资本金为90万,出资10万,那持股比例就是10/(90+10)也就是占比10%。双方投资,每人拿一部分钱,最后根据拿钱的多少分取利润。
5、至于算法是否合理,这个主要是看你能不能接受,是否觉得合理。比如工资,是对外的支出,你可以说因为是上半年的,所以与你无关;也可以接受他的条件。该模式一定要签订书面的投资合作协议,约定投资金额,分配方法。
对于筹码的持股分布判断是股市操作的基本前提,如果判断准确,成功的希望就增加了许多。判断持股分布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通过上市公司的报表,如果上市公司股本结构简单,只有国家股和流通股,则前10名持股者中大多是持有流通股,有两种判断方法:一将前10名中所持的流通股累加起来,看掌握了多少,这种情况适合分析机构的介入程度。二是推测10名以后的情况。
2、通过公开信息制度,股市每天都公布当日涨跌幅超过7%的个股的成交信息,主要是前五个成交金额最大的营业部或席位的名称和成交金额数,如果某股出现放量上涨,则公布的大都是集中购买者。如果放量下跌,则公布大都是集中抛售者。这些资料可在电脑里查到,或于报上见到。假如这些营业部席位的成交金额也占到总成交金额的40%,即可判断有庄进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购并协同效应完全得以实现,企业购并增值额依然不能弥补购并溢价,从而单位股利摊薄现象无法自动消失。

公司股东的投资金额跟持股比例什么关系?

一般的来说,公司股东的投资金额,跟持股都是正比关系。不会是反比关系的。

出资额不等于股权比例

出资额不等于股权比例,是因为原来的实际涨股权的数量比实际的要少,所以就出现这种情况

股权就是出资比例么

股权出资是指投资人以其持有的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作为出资,投资于境内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行为。 
股权比例可以不等于出资比例,也就是说股权不一定就是出资比例。

出资比例和股权比例怎么算

出资比例和股权比例需要依据企业注册资本来决定。

出资比例和股权比例的计算,主要是看个人出资所占公司总注册资本的比例。具体而言,这个所占比例是看公司的总股本的,而且出资比例按照股权比例计算,出资额则按照注册资本乘以出资比例计算,因此建议以协议的形式,或者在章程中将其明确。而具体的约定一般是在公司章程中写明,从而在工商档案中进行备案登记。

股东出资是指股东包括发起人和认股人在公司设立或者增加资本时,为取得股份或股权,根据协议的约定以及法律和章程的规定向公司交付财产或履行其他给付义务。

股东出资是股东的基本义务。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公司法》

第七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

(二)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

(三)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八十三条 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书面认足公司章程规定其认购的股份,并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缴纳出资。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发起人不依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应当按照发起人协议承担违约责任。

发起人认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后,应当选举董事会和监事会,由董事会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公司章程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申请设立登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