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利润期末余额在借方是负数表示本年利润处于亏损状态!
本年利润借方余额为负数,结转本年利润,会计分录为::
借:本年利润(余额的绝对值)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本年利润账户:
1、账户性质: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2、账户用途:核算企业本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
3、账户结构:贷方记增加,登记由有关账户转入的各项收入数值;借方记减少,登记由有关各项转入的费用、成本、税金数额。期末贷方余额表示本期实现的净利润;期末借方余额表示本期发生的净亏损;年末该账户结转“利润分配”账户,结转后无余额。
4、明细账户:一般不设置明细账。
利润分配账户:
1、账户性质: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2、账户用途:核算企业利润分配和历年分配后结存余额。
3、账户结构:贷方记增加,登记年末从“本年利润”账户转入本年度内实现的净利润;借方记减少,登记已分配的利润;期末余额若在贷方,表示累计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累计发生的亏损。
4、明细账户:设置“未分配利润”、“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应付股利或利润”等进行明细核算。
有可能。
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是由利润分配科目的余额与本年利润(净利润)科目余额所组成的,反映的是两者之和;而利润表中净利润,只是反映本年利润(净利润)科目余额。
如果本年出现累计亏损,本年利润科目必然为负数余额(也就是净利润),利润表中的净利润就是负数;但是上年末未分配利润尚有余额(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未分配利润”为正数),而且这个正数余额大于 利润表净利润负数时,也就是利润分配科目的余额与本年利润(净利润)科目余额相加时,得出的是正数。自然,就出现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是正数,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是负数的情况。
一.“未分配利润”专案,反映企业尚未分配的利润。本专案应根据“本年利润”科目和“利润分配”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二.“未分配利润” 根据科目余额表里“未分配利润”科目的期初(即年初)余额,加上截止到本月的本年利润累计数(见利润表),就是本年未分配利润的期末数。如果每月没有将本年利润结余数结转到未分配利润中,则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应该等于科目余额表中的本年利润期末数加上未分配利润期末数。
利润分配和本年利润
如果是贷方余额,表示公司还有多少可供分配的利润。如果是借方余额,则表示亏损。
利润的核算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并且有些增加利润的业务与是无关的,并且资金是流动的过程。
举几个小例子:
1.企业销售商品,但没有收到钱。这个时候利润已经产生,可是并没有收到钱(或银存)。
2.购买的交易性记金融资产(如少量股票),持有期间股价上涨,也会增加利润,但因为只是持有所以货币自己也不会增加。
3.某个月销售的商品全部款项收回,利润产生,但这个月企业也会用这些钱购买材料,装置,对外投资,也可能清偿债务。也会造成期末货币减少。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借方余额表示未弥补亏损,贷方余额表示未分配利润。“利润分配”科目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余额。本科目年末余额,反映企业的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未作分配的利润。它在以后年度可继续进行分配,在未进行分配之前,属于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从数量上来看,未分配利润是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本期实现的净利润,减去提取的各种盈余公积和分出的利润后的余额。未分配利润有两层含义:一是留待以后年度处理的利润;二是未指明特定用途的利润。相对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
未分配利润数字为负数,年末利润总额利润为正数,五年以内的亏损可以冲减,也就是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
本年利润科目是反映本年的经营情况,类似于一个发生额指标,更偏近于损益类科目。而未分配利润才是个权益类科目,所以年度终了,必须把本年利润转到未分配利润中,再进行分配。
再说,如果本年利润不转平,而是结转到下年,那么下年就是个累计发生额,不能直接反映当年的利润情况,也就与科目名称及科目属性不相符了。而且,本年利润可能在年底会进行分配,如果一直在该科目中发生,那余额或发生额都不是“本年利润”这个概念了。
所以说,本年利润可以反映出当年的经营利润,但年末需要对该利润进行分配和处理,如果未分配,须转入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余额多,可以分给股东啊。股东出钱办企业,不就是想拿分红吗。
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减少指的是企业可用于分配盈余公积、红利、股东利润的金额减少,可能引起较少的情况为弥补以前年度损益等。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未作分配的利润。它在以后年度可继续进行分配,在未进行分配之前,属于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从数量上来看,未分配利润是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本期实现的净利润,减去提取的各种盈余公积和分出的利润后的余额。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未分配利润有两层含义:一是留待以后年度处理的利润;二是未指明特定用途的利润。相对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
(一)企业当年实现的税后净利润,应按国家规定的顺序进行分配。如果企业发生亏损,应按规定程式进行弥补,如属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利润进行弥补。下一年度利润不足弥补的,可以在5年内延续税前弥补;5年内不足弥补的,应当用税后利润弥补。企业发生的年度亏损以及超过用利润抵补5年期限的,还可以用企业的公积金弥补。如果企业以前年度亏损未弥补完,不得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在提取盈余公积金以前,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二)利润分配的程式
1、弥补亏损
2、按照税法规定,企业亏损在一定年限内可用税前利润抵补,超过规定的年限,就只能用税后利润抵补。
3、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4、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5、向投资者分配并支付利润
(三)帐务处理
1、年底本年利润做结转:
(1)如果本年利润为亏损,会计分录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2)如果本年利润为盈利,会计分录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企业的法定盈余公积,要按照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提取分录: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同时
借: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一法定盈余公积
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同时
借: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一任意盈余公积
4、向股东分配红利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应付股利
同时
借: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一应付股利
每期的收入成本费用转入本年利润后,在年底要将本年利润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分配股利都是在利润分配这个大科目下进行,一切处理完后利润分配这个大科目的余额就是年末未分配利润,不会转到其他科目去。
本年利润期末余额在借方代表亏损,负数就是代表赤字的意思。
反映的是历年累计的亏损。贷方的话就是历年累计的盈利。当年的亏损或盈利是在本年利润的借方或贷方反映
未分配利润在借方表示什么内容如下: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为企业累计的未分配利润数额,若为借方余额就是企业累计的尚未弥补的亏损数额。"利润分配"科目的其他明细科目年终没有余额。
"利润分配"是一个所有者权益科目,用以核算企业净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情况以及历年净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后的结存余额,其主要用途是用于调整"本年利润"科目。
核算企业年度终了时的累计未分配利润或累计未弥补亏损。年度终了,企业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或亏损)自"本年利润"科目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若为净利润,则借记"本年利润"科目,
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若为亏损,则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
同时,将"利润分配"科目的其他明细科目余额也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贷记"利润分配"科目所属的"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法定公益金"、"提取储备基金"、"提取企业发展基金"、"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利润返还投资"、"应付优先股股利"、"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普通股股利"和"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等明细科目;借记"利润分配——其他转入"明细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