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风财经

a股节后首日迎开门红,股市新年开门红

内容导航:
  • A股开门红!A股突破3500点,3587点成重要目标
  • a股节后“开门红”基本稳了?
  • 虎年首个交易日迎来开门红
  • A股喜迎开门红,顺控19连板,热点题材炒作的机会来了吗?
  • 祝愿别人新年股票大涨有什么好的句子?
  • 2023年股市开门红是哪个板块
  • Q1:A股开门红!A股突破3500点,3587点成重要目标

    为什么是3587点呢?

    其实很早就一直和大家提示了!

    A股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

    3458点只是7月的新高,必定会突破,而突破和站稳后会引发一些短线资金的流入;

    只有突破了3587点,并且站稳了3587点,才会引发更多的短线资金流入;

    从而造成一个循序渐进的赚钱效应。

    因为3587点是2023牛市后一直到2023年的一个滑芹高点。

    站稳了3587点,并且没有回调的迹象就说明了在3500点下面的压力已经基本被化解。

    而从数据显示:

    2440~3400点的买入资金基本都是以长线资金为主。

    所以,境内机构+境外机构不断抢筹,并且化解3400点下方套牢筹码的用意非常明显:不是来做慈善的,是为了后面更大的空间。

    因此,能否站上3587点,并且站稳3587点成为了下一个重要的目标。

    更值得大家注意的是:

    如果按照人性的角度和坐庄的流程来看。

    如今的A股其实还是处于醒悟期,是一个机构大胆布局,并且已经抢夺大部分筹码的区域。

    未来只有突破了4000点,才是散户开始坚定看多,认定牛市,加仓进入市场的狂热期。

    因此,3587点后面的循序渐进重要点位就是4000点。

    并且按照机构推算的2023年流入资金来看,今年是大概率会站上4000点的。

    只不过,时间上年初站上的效果会比下半年站上的效果更强,更容易引发群众储蓄资金进入股市,推动主升浪的到来!

    最后提示一个短期的风险:

    开门红不意味着一路上涨;

    Q1春季行情火爆不意味着只数销涨不跌;

    A股存在分化;

    并且1月多挖坑;

    最重要的一点是,远离垃圾股和基本面有问题的个股,甚至是涨了好几倍,估值达到泡沫的个股,因为未来不排除有板块、个股的轮动,以及估值补涨类行情的出现。

    如果大家对于个股把握不好,可以考虑布局指数型基金!信毕毕

    Q2:a股节后“开门红”基本稳了?

    A股节后“开门红”基本稳了

    国际形势的变动、海外市场的波动、春节期间消费力的体现,往往会集中且直观地反映在节后开市第一周的市场行情里。而种种迹象表明,兔年A股“开门红”是大概率事件。

    春节期间,多数海外股指录得上涨。以美国三大股指为例,纳斯达克指数上涨4.32%;标准普尔500指数涨2.47%;道琼斯指数上涨1.81%。此外,美国经济软着陆的预期提升,助推了海外市场风险偏好回升,从情绪面给予了A股行情延续的动力。国内以旅游和观影为代表的消费数据亮眼,接近甚至超过疫情前同期水平,也给予市场以更强烈的复苏信心。

    “疫情过后的春节,国内迎来强劲的消费复苏,同时配合美股的六连阳以及港股的’红盘高开‘,本质已经为A股埋下了利好的伏笔,可以说A股开门红或已是定局。” 华鑫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严凯文表示。

    海外主要市场齐涨

    春节假期,海外主要市场指数几乎普涨。欧洲STOXX600指数上涨0.67%,德国DAX指数上涨0.77%,法国CAC40指数上涨1.45%,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0.07%;日本日经225指数上涨3.12%,新加坡STI指数上涨3.05%。

    与全球主要股市相比,港股的表现更为亮眼。A股休市期间,港股于1月26日、1月27日正常交易。两个交易日中,恒生指数跳空上行,累计上涨2.92%,创2023年7月以来新高,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累计上涨逾8000点;恒生科技指数更是上涨5.35%,领跑全球主要宽基指数。港股各行业指数出现普涨,其中资讯科技业、地产建筑业、医疗保健业的涨幅较大,分别为4.60%、3.10%、2.15%,明显大于必选消费1.24%的涨幅。

    中概股涨势同样可圈可点,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4.79%,截至发稿报8255.63点,较2023年初上涨23.15%,较2023年10月低点4113.84点上涨超过100%。

    认为,港股的科技、医药和地产明显跑赢疫后消费复苏概念,反映出当前的全球投资者针对中国市场的态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交易疫情政策放开,而是全面交易中国经济和市场恢复常态,不断寻找更有向上弹性的机会。

    Q3:虎年首个交易日迎来开门红

    一、财经新闻精选

    春节期间重点监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较去年春节相比下降51%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监测,2023年春节期间(1月31日-2月6日),重点监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较去年春节相比下降51%。其中,受上海成交规模拉动,一线代表城市成交规模较去年春节有所增长,二线代表城市较去年春节降幅在五成左右。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研究副总监陈文静指出,2023年,各地春节楼市“不打烊”,但在整体市场环境下,中小城市返乡置业潮仍相对低迷,大城市在“就地过年”下,购房者置业亦不活跃,成交规模继续回落。

     

    央行:2023年1月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23.5亿元

    为满足金融机构临时性流动性需求,2023年1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23.5亿元,其中,隔夜期0.5亿元,7天期23.0亿元。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发挥了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有利于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隔夜、7天、1个月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分别为2.95%、3.10%、3.45%。期末常备借贷便利余额为23.0亿元。

     

    雄安新区今年重点项目超200个,总投资超7000亿

    设立4年多来,雄安新区完成了整个规划的编制,启动了大规模的征迁安置工作,开始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新区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截至2023年年底,累计实施重点项目177个,总投资超过6000亿元,雄安新区已经具备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能力。雄安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新区以城市建设“四大体系”为基础展现城市雏形,以重点项目和标志性建筑为抓手展示城市形象,安排重点项目超200个,总投资超70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超2000亿元,把雄安新区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推进。

     

    央行:春节假期支付业务持续增长

    2023年春节假期支付业务监测数据显示,我国支付业务量持续增长,助力消费市场稳中向好发展。综合主要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和清算机构数据测算,2023年春节期间(1月31日至2月6日)全国非支付业务量为208.4亿笔、金额14.9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0%和16.2%。春节期间,社会公众在购物、餐饮、出行、休闲娱乐等场景下支付业务量持续增长。购物消费支付快速增长。假日经济叠加春节促销活动带动购物消费稳步增长,零售类商户支付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22.9%。餐饮消费支付持续火热。春节期间亲朋聚会等餐饮消费需求旺盛,餐饮类商户支付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29.6%。

     

    政策“大红包”来了 新三板基础层开市大涨!北交所IPO大年可期

    春节后第一天,新三板市场显示出虎虎生威之相,其中涨幅最大的基础层做市指数全天收涨2.58%,创新层成指则上涨0.75%。多位熟悉新三板的人士表示,年前全国股转公司派发“大红包”,更多新三板优质公司有望进入北交所。北交所的长远发展值得期待,虎年有望成为北交所IPO的大年。

    (投资顾问:林旭锐,执业证书号S0260615100004)

     

    二、市场热点聚焦

    市场点评: 虎年首个交易日迎来开门红

    虎年首个交易日A股三大指数高开,全天走出了大家期待的集体上涨,其中沪指涨2.03%,深证成指涨0.96%,创业板指涨0.31%。市场成交额超8231亿元,行业板块大部分上涨,其中石油、建筑建材、钢铁、煤炭涨幅较大,全天北向资金净买入55亿元;虽然全天指数非常强势,但是从结构上来看,基本以传统行业、周期品类为主,景气度较高的赛道品种表现一般,IT设备、酿酒、半导体等板块相对弱势,由于投资者对于经济疲弱的担忧依然没有消除,对于政策刺激力度以及货币政策具体实施细节还有较浓观望情绪,从市场成交量没有明显放大,及交投活跃程度非常克制都可以看出市场的犹豫,后续外部国际地缘变化影响,全球疫情防控对实体的冲击,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都在挑拨着市场比较敏感的神经,后市方向选择依然需要一些时间来观察,控制仓位,以静制动是不错的操作思路。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宏观视点:2023年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

    事件: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放慢。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1.6%,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中型企业PMI为50.5%,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小型企业PMI为46.0%,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

    来源:国家网站

    点评:PMI为50.1,环比回落了0.2个点,另外我们看到,1月财新PMI为49.1,是2023年3月以来新低,如果以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坐标回顾2023年初以来经济节奏,一季度徘徊,二季度起逐步下行;三季度叠加限电限产影响,回落至50以下的低景气区间;供给约束消除后,11-12月景气小幅反弹。1月再度回落,证明需求再度成为短期经济关键问题,后续政策力度将影响投资者情绪和市场预期。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钢铁行业:工信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事件:工信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企业兼并重组。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依托行业优势企业,在不锈钢、特殊钢、无缝钢管、铸管等领域分别培育1-2家专业化领航企业。鼓励钢铁企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改变部分地区钢铁产业“小散乱”局面,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有序引导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独立热轧和独立焦化企业参与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对完成实质性兼并重组的企业进行冶炼项目建设时给予产能置换政策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积极向实施兼并重组、布局调整、转型升级的钢铁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来源:工信部网站
    点评:本次指导意见的发布,可以看出管理层对于供给侧改革的坚决执行,针对不锈钢、特殊钢、无缝钢管、铸管等细分领域的关注充分体现政策的精准,改变钢铁行业散乱竞争局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将对上市龙头钢铁企业形成长期实质性利好,政策的支持从更长维度为行业向头部集中,向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投资者可以继续关注后续政策落实细节,进一步挖掘投资机会。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三、新股申购提示

    华兰疫苗申购代码301207,申购价格56.88元

     

    四、重点个股推荐

    参见《早盘视点》完整版(按月定制路径:发现-资讯-付费资讯-早盘视点;单篇定制路径:发现-金牌鉴股-早盘视点)

    Q4:A股喜迎开门红,顺控19连板,热点题材炒作的机会来了吗?

    现在来看,上涨的动力依然不足,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才有机会。这段时间,A股经历了一波大跌,终于迎来胡裂了回暖的态势。包括抱团股在内,股价都出现了回暖。虽然回涨的幅度依然不大,还处于持续震荡中,但这已经比之前大跌要好不少了。尤其是A股近期出现了一支疯涨的“妖股”,连续多个交易日出现涨停,目前市值已经达到了263亿元人民币。其连续18个涨停,已经成为今年以来A股最为火热的上市公司了。

    顺控事件当然只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情况,但这背后反映的是,A股基本面的向好,资本都更指余加有信心了。信心才是股市发展最重要的东西,现在一些游资已经看到了股市的低点,开始不断加仓,此前被瓦解的抱团股此时也出现较大的增长,多只基金的收益也开始恢复了。

    这对于市场来说是利好的,可以说,年初这一波大跌,几乎把多数的高溢价股票都跌没了。不少机构也表示,此时是加仓的好机会,很多白马股看似市盈率依然很高,但相对于其未来几年的业绩来看,现在是买入的最佳时机。

    参考资料:

     深交所还要求顺控发展详细说明近期接待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调研的情况,是否存在违反公平披露原则的事项,并核查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直系亲属是否存在买裤逗闭卖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存在涉嫌内幕交易的情形。

    资料显示,顺控发展为顺德首家上市国有控股企业,公司实控人为顺德区国资局。公司主营自来水业务,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水业控股已取得顺德区的供水特许经营权,供水范围基本覆盖顺德区全境。据悉,此次上市募资将主要用于顺德水厂扩建工程、给水管道工程以及信息化建设项目等。

    Q5:祝愿别人新年股票大涨有什么好的句子?

    祝您手里的股票都涨停

    Q6:2023年股市开门红是哪个板块

    1月4日,A股三大指数高开低走,创业板指大幅下挫一度跌至2.5%,沪指跟随走弱,CRO概念下挫,锂电池、光伏、储能等高景气赛道全线回调,不过中药板块掀涨停潮,虚拟数字人、NFT概念等元宇宙相关板块逆势活跃。午后,两市指数走势分化,沪指探底回升,跌幅明显收窄,创业板指持续弱势整理,猪肉,大豆等农业股走强,、白酒、体育产业板块异动拉升,稀土、半导体、电力等板块则持续低迷。总体而言,沪深两市高开低走,但个股呈现普涨态势,两市约3400股飘红,指数黄白二线大幅分化,权重走弱题材活跃,成交放量明显,两市成交连续第3个交易日破万亿。
    截止收盘,沪指跌0.2%报3632.33点,成交额为5103亿元;深成指跌0.44%报14791.31点,成交额为7561亿元;创指跌2.18%报3250.16点,成交额为2978亿元。两市放量成交额放大至12660亿,北上资金全天小幅净买入4.6亿元,为连续6个交易日呈净买入态势;其中,沪股通净卖出9.41亿元,深股通净买入14.01亿元。
    盘面上,中药、元宇宙、虚拟数字人、网络游戏、、农业种植、猪肉等概念板块涨幅居前,地产、煤炭等表现活跃,光伏概念板块则大跌,盐湖提锂、CRO概念、培育钻石等板块跌幅居前。

    上一篇:上一篇:收入成本利润表内部
    下一篇:下一篇:内包日k线买入法